logo
v4.0
登录 注册

药品数据查询

国产药品数据库为国家批准的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制品。包括药品的批准文号、药品名称、药品英文名称、商品名、剂型、规格、生产单位、产品类别、药品分类、批准日期、批准文号有效期、药品标准号等信息。适用于药物研发、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和政府管理等方面。戊戌数据的药品数据查询栏目提供了国家药品数据库查询,药品信息数据库,药品信息查询,药品数据查询平台,药品信息查询系统以及药品说明书的数据信息以及相关资讯等内容。

药品数据查询相关文章

药品数据查询相关数据

药品数据查询相关数据

相关热门标签

药品数据查询热点文章

  • 【品种报告】夫西地酸乳膏

    一、品种概述

    1、基本情况

    国内:夫西地酸乳膏主要用于葡萄球菌、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极小棒状杆菌及其他对夫西地酸敏感的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包括疱疮、疖、痈、甲沟炎、毛囊炎、寻常性痤疮等。目前市售的夫西地酸乳膏主要有两个规格:15g:0.3g和5g:0.1g(以C₃₁H₄₈O₆计算)。包含原研企业在内,目前共有5家企业持有夫西地酸乳膏的上市批文。该品种为处方药,以化药4类进行注册申报,夫西地酸乳膏已被收录于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乙类,暂未被纳入国家集采。

    国外: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Fucidin/立思丁)是丹麦LEO Pharma A/S的原研产品,立思丁于1999年获批在中国上市销售。目前夫西地酸乳膏已在欧洲多个国家上市。

    2、作用机制和优势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效果。它能与延伸因子G(EF-G)结合,阻止EF-G二磷酸鸟苷复合物的释放,从而使蛋白质合成停滞。

    优势:

    (1)具备抗菌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

    (2)皮肤渗透性强,能深入皮肤底层消除感染,对深部细菌感染的皮肤疾病具有一定优势。

    (3)因其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在皮肤科和外科领域被广泛用作局部抗菌药膏。

    (4)不与其他抗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

    (5)权威指南推荐的痤疮一线联合用药。

    3、专利情况

    中国上市药品专利数据库中暂无关于夫西地酸乳膏的相关数据。

    4、国内上市情况

    目前持有夫西地酸乳膏上市批件的企业共有5家

    news/news/edit/1739777065357-28752-01.png

    图:夫西地酸乳膏的国内上市情况

    5、国内注册情况

    目前共16家企业进行了夫西地酸乳膏的上市申请,均暂未获得批准。

    表:夫西地酸乳膏的国内注册情况(ANDA)

    news/news/edit/1739777114931-90912-02.jpg

    6、临床试验情况

    夫西地酸乳膏可豁免BE,无需开展BE试验。

    二、市场可行性分析

    1、适应症及流行病学

    感染性皮肤病:皮肤病种类繁多,皮肤病种类繁多,大约有1000多种。而在皮肤病中,由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皮肤病最常见。它可以是细菌感染,如脓胞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或是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或真菌性的,如手、足癣,或是寄生虫感染,如疥疮,由疥螨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

    寻常痤疮(痤疮):又称“青春痘”,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及前胸、后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或结节,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溢出。目前认为寻常痤疮发病主要与雄激素诱导皮脂腺肥大过度分泌皮脂;毛囊导管口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增殖以及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痤疮的流行病学:寻常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已成为全球第八大慢性疾病。(1)全球患病率较高,好发于年轻人群:皮尔法伯实验室的数据显示,全球痤疮患病率为20.5%;在青少年/年轻人(16/24岁)群体中这一比例最高,达到28.3%,在25至39岁的成年人群体中也保持较高水平,为19.3%;一般来说,女性(23.6%)比男性(17.5%)更容易患有痤疮。(2)中国痤疮患病人数规模庞大,好发于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中国人群截面统计痤疮发病率为8.1%,但超过95%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痤疮发生,这意味着理论上2023年中国患有痤疮的人群高达1.15亿人次‌。根据《寻常痤疮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寻常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寻常痤疮在青少年发病率高达93%。

    2、寻常痤疮的治疗

    中外痤疮指南均指出痤疮临床分级是治疗的基础,外用抗菌药物是治疗痤疮的重要手段,推荐外用抗菌药物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用于中重度痤疮(避免单独使用)。具有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作用的抗菌药物均可用于寻常痤疮的治疗,包括林可霉素和夫西地酸等。外用抗生素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耐药,需注意不能长期使用。

    表:同类型药物(针对痤疮的外用抗菌药物)的比较

    news/news/edit/1739777223786-34058-03.jpg

    3、全球痤疮治疗市场情况

    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分析,全球痤疮治疗药物市场将从2022年的9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75亿美元,CAGR达5.86%,全球痤疮治疗药物市场将在新产品渗透率提升的作用下稳步扩张。

    4、国内痤疮治疗市场情况

    参考《玫瑰痤疮真实世界诊疗现状调查分析》中“轻症患者系统用药率达72.2%”,根据玫瑰痤疮相对寻常痤疮更为严重的症状,假设成人痤疮轻/中/重度患者治疗率分别为10%/40%/70%,根据治疗指南推荐的疗法,假设轻/中/重度患者治疗费用分别为20/100/1000元,假设青少年痤疮轻/中/重度患者治疗率分别为5%/20%/50%(支付能力和社交需求较低),治疗费用分别为20/50/800元。据此测算国内痤疮治疗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2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81亿元,与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测算结果近似。

    图:国内痤疮治疗市场规模(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

    news/news/edit/1739777303413-96515-04.jpg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太平洋证券研究院整理

    5、夫西地酸国内市场情况

    夫西地酸的制剂主要有夫西地酸乳膏(2024年市场占有率最高,88.63%)、注射用夫西地酸钠(4.92%)、夫西地酸钠软膏(3.62%)、夫西地酸滴眼液、夫西地酸口服混悬液。夫西地酸2020年-2024年市场规模处于一个波动的趋势,2022年有小幅的下降,而2021年和2023年市场规模是增长的,但到了2024年,又有了明显的下降。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05亿元,2024年为2.05亿元。

    news/news/edit/1739777367345-42392-05.jpg

    数据来源:米内网

    夫西地酸乳膏的市场整体趋势和夫西地酸的基本保持一致,2020年-2024年市场规模处于一个波动的趋势,2022年有小幅的下降,而2021年和2023年是增长的。受医药寒冬的影响,到了2024年,其市场规模有了一定的下降,2023年夫西地酸乳膏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9939万元,2024年为6019万元。从市场份额来看,澳美制药市场占有率最高(66.46%),原研LEO(利奥)的市场份额为33.18%;从销售终端来看,医院端占据绝大部分(公立医院占比为77.97%),零售端占比仅为19.36%。注:福元药业仅2024年有64万元的销售额,其余持证企业并未查询到有相关销售额。

    虽然2024年夫西地酸乳膏的市场规模有了一定的下降,但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优势(痤疮一线联合用药、无交叉耐药性、对深部细菌感染有效等),在加上国内痤疮患者规模庞大,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大,未来夫西地酸乳膏的市场规模是有较大可能实现持续增长。

    news/news/edit/1739777413752-56024-06.jpg

    数据来源:米内网


    news/news/edit/1739777448839-97208-客服图片.jpg


    来源:戊戌数据
    2025-02-18
  • 【品种报告】盐酸阿莫罗芬搽剂

       一、品种概述    

    1、基本情况

    国内:盐酸阿莫罗芬共有两个主要的剂型,乳膏剂(0.25%)和搽剂(5%),剂型不同,二者适应症也不同。乳膏剂主要用于由皮肤真菌引起的皮肤真菌病:足癣(脚癣,运动员脚),股癣,体癣;皮肤念珠菌病。而搽剂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包含原研企业在内,目前共有4家企业持有阿莫罗芬搽剂的上市批文。该品种为非处方药,化药4类进行注册申报,阿莫罗芬(软膏剂)已被收录于医保目录乙类,而搽剂未被纳入医保。

    国外: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和乳膏剂(商品名:罗每乐)是法国高德美制药公司(Galderma)的原研产品,原研Galderma的盐酸阿莫罗芬搽剂于2012年2月在欧盟上市。

    2、作用机制和优势

    作用机制:盐酸阿莫罗芬可抑制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导致真菌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在低浓度时发挥抑菌作用,高浓度时则显示杀菌作用。这种作用机制使得阿莫罗芬能够针对性地攻击真菌,而对人体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

    优势:(1)渗透性好:搽剂属于溶液类制剂,易于涂抹均匀,且能迅速被皮肤吸收。由于指甲甲板较厚,传统外用药物很难渗透进甲板发挥作用。而阿莫罗芬搽剂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制剂剂型,具有高甲板亲和力与渗透性,可以渗透并通过角质层来发挥疗效。

    (2)广谱抗菌活性:阿莫罗芬为吗啉类广谱、高效抗真菌药,对皮肤藓菌敏感,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3)疗效显著:本品已在国内外上市多年,众多研究均证明其在治疗甲真菌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其强力抑菌效果在临床应用中也得到了验证。

    (4)安全性高:本品主要作用于局部感染部位,基本无系统不良反应。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为轻微的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是甲周围皮肤的烧灼感、瘙痒、红斑、脱屑。

    (5)使用方便,作用持久:本品一周只需使用1-2次。一次涂药之后,就能在甲板上形成一层含有高浓度药物的薄膜,它能快速渗透进甲床并在甲上停留一个星期。

    3、专利情况

    中国上市药品专利数据库中无关于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的相关数据。

    4、国内上市情况

    目前持有盐酸阿莫罗芬搽剂上市批件的企业共有4家

    news/news/edit/1736752556163-16324-01.png

    图: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的国内上市情况

    5、国内注册情况

    目前共14家企业进行了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的上市申请,均暂未获得批准。

    news/news/edit/1736752596862-34840-02.jpg

    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的国内注册情况(ANDA)

    6、临床试验情况

    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可豁免BE,无需开展BE试验。

       二、市场可行性分析    

    1、适应症及流行病学

    甲真菌病: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简称其他霉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疾病。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通常称为甲癣。甲真菌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约占所有甲疾病的50%。

    流行病学: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18%,全球的发病率差异较大。近年来全球甲真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估计全球患病率为5.5%。20世纪80年代上海11万人口的调查结果显示,甲真菌病患病率为5.69%。全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真菌病患者占皮肤科足病就诊者的15.7% (n=41329)。甲真菌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及部位均有关。老年人发病率更高,60岁以上的趾甲真菌病患病率是60岁以下的4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

    2、甲真菌病的治疗

    根据《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甲真菌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口服药物治愈率高于外用药物。外用药物不良反应少,与其他药物无相互作用。口服药物治疗中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为一线药物,氟康唑为二线药物。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目前国内推荐药物为5%阿莫罗芬搽剂。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拔甲、封包联合修甲、激光或光动力治疗等,一般不单独应用,可根据病情需要,与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联合使用。

    3、皮肤科用化学药国内医院端市场情况

    皮肤科用药化学药近三年医院端市场规模增长稳定,2023年市场规模为139.47亿元,同比上年增速上升17.27%。

    news/news/edit/1736752705202-49815-05.png

    数据来源:米内网

    4、皮肤用抗真菌化药国内医院端市场情况

    皮肤病用抗真菌化药近三年医院端市场规模呈现回升趋势,2023年市场规模为11.21亿元,同比上年增速上升20.95%。

    从2023年医院端品种的销售额排名来看,盐酸阿莫罗芬软膏排名第5(销售额8511万元,市场份额7.59%),盐酸阿莫罗芬搽剂排名第17(销售额2155万元,市场份额1.92%)

    news/news/edit/1736752739156-52624-06.png

    数据来源:米内网

    5、盐酸阿莫罗芬国内市场情况

    盐酸阿莫罗芬的制剂主要有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和盐酸阿莫罗芬搽剂,二者的市场占有率基本各占50%左右;从销售终端来看,阿莫罗芬乳膏主要以医院端为主( 2024年医院端占比超过80%,零售约20%),而阿莫罗芬搽剂主要以零售端为主(2024年零售端占比超过85%,医院端约15%)。阿莫罗芬市场规模从2020年-2023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增幅明显,尤其是2023年,增长率接近30%,2023年市场规模也达到了约2.4亿元。但到了2024年,阿莫罗芬市场规模有了明显的下降,2024年销售为销售额1.32亿元。

    news/news/edit/1736752746358-79183-07.jpg

    数据来源:米内网

    阿莫罗芬搽剂的市场整体趋势和阿莫罗芬的基本保持一致, 2020年-2023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到了2024年,有了明显的下降。2023年阿莫罗芬搽剂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1.2亿元,2024年为6246万元。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江苏福邦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但其市场占有率在逐年下降(2022年-77.56%,2023年-73.93%,2024年-65.88%),原研药企(高德美制药)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2023年-20.18%,2024年-22.67% ),湖北恒安芙林药业市场占有率最低(2023年-5.89%,2024年-11.45%)。注:浙江迪耳药业未在米内数据中查询到相关销售额。

    news/news/edit/1736752753832-89362-08.jpg

    数据来源:米内网


    news/news/edit/1736752869453-75310-客服图片.jpg


    来源:戊戌数据
    2025-01-14
  • 【注册报告】2025年7月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报告

    一、2025年7月药品受理情况

    1.2025年7月受理总况

    2025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称药审中心)共计受理1666个受理号,比去年同期减少1.9%。

    news/news/edit/1754360945759-46875-01.jpg

    图一 2024和2025年药审中心药品受理情况

    受理的药品中,化药占比66%,生物制品15%,中药19%,还有两项药械组合产品未计入下图。

    news/news/edit/1754361000896-98364-02.jpg

    图二 2025年7月各药品类型受理情况

    2.化药受理情况

    2025年7月化药受理总数为1106个。

    news/news/edit/1754361044130-63674-03.jpg

    图三 2025年7月化药各申请类型受理情况

    化药1类创新药申报共计177个受理号,包含国产和进口品种。

    news/news/edit/1754361076947-32712-04.jpg

    图四 2025年7月化药各注册分类受理情况

    备注:注册分类统计只包含新药、进口、仿制药。

    本月新申报的1类化药共计47个品种,涉及45个企业。

    news/news/edit/1754361164026-88422-05.jpg

    表1 7月首次申报临床的化药创新药

    本月共有4个1类新药首次提交了上市申请。

    安瑞替尼胶囊

    VC004是威凯尔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靶向抗肿瘤小分子药物,属于新一代TRK抑制剂,具备独特的抗耐药机制,有望成为NTRK融合突变患者的治疗方案新选择。

    2025年7月,安瑞替尼(VC004)胶囊上市申请已获NMPA受理。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福诺巴坦

    2025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受理信诺维在研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BL/BLI)复方制剂1类新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福诺巴坦(注射用亚胺西福)的上市申请(NDA),受理号:CXHS2500074。该药物是全球首个针对三大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BL/BLI复方制剂,拟用于治疗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细菌性肺炎(HABP/VABP)。

    BAY 2927088片

    BAY2927088为拜耳开发的口服、可逆、非共价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该新药对HER2 20号外显子插入和HER2点突变,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有高效力和选择性。在Ⅰ期临床中,BAY2927088在HER2 exon20ins的NSCLC患者中疗效更佳,ORR高达60%。

    2024年,美国FDA和中国药品审评中心授予BAY 2927088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携带HER2激活突变且曾接受过全身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NSCLC成年患者。

    2025年7 月,BAY 2927088 片报上市申请获得NMPA受理,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携带 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一种全身性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注射用GD-11

    注射用GD-11是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药物。

    2025年7月,万高药业和星昊药业递交的注射用GD-11 上市申请获得NMPA受理。

    3.生物制品受理情况

    2025年7月生物制品共计受理248个,其中治疗用生物制品230个,预防用生物制品17个。

    本月生物类创新药共计37家企业新申报了37个1类生物药(表2)。

    news/news/edit/1754361494003-20701-10.jpg

    表2 7月新注册临床的治疗用生物创新药

    本月共有1个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首次提交了上市申请。

    乐德奇拜单抗注射液

    CBP-201作为IL-4Rα全人源单抗,能够同时阻断IL-4和IL-13炎性信号通路从而缓解和治疗炎症性疾病,并且它与IL-4Rα的结合区域不同于度普利尤单抗。

    IL-4/IL-13是2种炎症因子,据认为是过敏性疾病和其他2型炎症疾病中内在炎症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特应性皮炎、哮喘、嗜酸细胞性食管炎、草过敏、花生过敏等。

    2023年11月,先声药业集团宣布,已与香港康乃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就创新药IL-4Rα单抗Rademikibart订立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先声药业集团将获得在大中华地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该产品所有适应症的独家权利。康乃德生物医药将保留该产品在协议地区以外的权利,并将继续负责并完成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先声药业集团将独立负责该产品在协议地区未来临床试验的开展和新适应症的开发。

    2025年7月,先声药业与康乃德生物医药合作的创新药乐德奇拜单抗新药上市申请(NDA)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

    4.中药受理情况

    本月,中药受理310个受理号,其中补充申请284个,8个1.1类新药临床试验申请,1个1.2类新药临床试验申请,1个2.2类新药临床试验申请,4个2.3类新药临床试验申请,1个1.1类新药上市申请,1个2.1类新药上市申请,4个3.1类新药上市申请。

    1.1中药复方制剂,系指由多味饮片、提取物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而成的制剂。

    3.1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

    news/news/edit/1754361582010-62161-14.jpg

    表3 7月注册的中药新药及仿制药

    二、2025年7月药品上市情况

    本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批准上市药品共计331个(以批准文号计,包含新药、进口、仿制药),其中包含化药仿制药310个,新药18个,原研进口3个。

    news/news/edit/1754361635886-17986-16.jpg

    表4 7月新批准上市的创新药

    盐酸司美那非片

    TPN171是一款高选择性PDE5抑制剂。

    2025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盐酸司美那非片(商品名:昂伟达),该药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利沙托克拉片

    APG-2575(lisaftoclax)是亚盛医药在研的Bcl-2选择性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蛋白来恢复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细胞凋亡),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2024年11月,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Bcl-2选择性抑制剂力胜克拉片(Lisaftoclax,APG-2575)提交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制剂生产合作伙伴是宣泰药业。适应症为用于治疗难治或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

    2025年7月,利生妥®(通用名:利沙托克拉;研发代码:APG-2575)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既往经过至少包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内的一种系统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

    玛硒洛沙韦片

    ZX-7101A是一款RNA聚合酶(PA)抑制剂,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PA中帽状-依赖型核酸内切酶(CEN)的活性。

    2024年2月,ZX-7101A上市申请获得NMPA受理,拟用于治疗成人无并发症的单纯性流感。

    2025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南京征祥医药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玛硒洛沙韦片(商品名:济可舒),该药适用于既往健康的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的治疗,不包括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患者。

    盐酸妥诺达非片

    2025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盐酸妥诺达非片(商品名:泰妥妥)上市,该药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

    2025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商品名:奥福民)上市,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30g/L)的治疗。

    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

    2025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恒凯莱)上市,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滤泡性淋巴瘤转化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伴MYC和BCL2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参蒲颗粒

    参蒲颗粒(曾用民“参蒲盆炎颗粒”“参蒲盆安颗粒”),处方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谈勇教授继承全国妇科名医钱伯煊、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学术思想,结合自身 45 年临床实践研制的临床经验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参蒲颗粒可显著减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引起的慢性盆腔痛中医辨证属湿热瘀阻证患者的腹部/腰骶疼痛,改善腹部压痛、宫颈举摆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及带下量多、色黄等症状,且疗效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更为显著,同时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025年7月,参蒲颗粒上市申请获得NMPA批准,益气活血,清利湿热,通络止痛。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引起的慢性盆腔痛中医辨证属湿热瘀阻证,症见下腹隐痛、腰骶胀痛、白带量多色黄、经行腹痛加重、胸闷纳呆、口干等,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news/news/edit/1754361748669-21952-客服图片.jpg

    来源:戊戌数据
    2025-08-05
  • 齐鲁制药「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获批,入局集采

     8月7日,戊戌数据监测到齐鲁制药4类仿制药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齐鲁的西地那非获批后将成为第 3家过评的企业,顺利入局第三批集采。

     

    西地那非原研为美国Pfizer,1998年3月27日经美国FDA批准首次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万艾可(Viagra),是第一个在美国获准使用的口服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2014年7月1日,西地那非在中国ED用途专利保护正式到期,白云山的「金戈」成功首仿。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共有6家企业,包括原研辉瑞「万艾可」,白云山「金戈」,亚邦爱普森「万菲乐」,常山生化「万业强」,成都地奥制药「傲戈」,吉林金恒「力哥」。另外,广东东阳光药业、广州朗圣药业、深圳海王药业、扬子江药业、华润赛科、广生堂药业等多家企业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正在审评审批中。

     

    勃起功能障碍(ED)是40-70岁男性的一种常见病。据保守估计,全世界约有1亿以上的男性有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我国现在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约达2千万人。

     

    2018年8月30日,齐鲁制药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获得受理,并在2019年7月23日进行了一次补充资料。 

     

     

    来源:戊戌数据
    2020-08-07

药品数据查询快讯

最新标签

网页运行出了一点点问题,推荐您尝试切换其他浏览器。
如果多种浏览器都无法显示,请联系客服: 189-9650-1917